峥嵘岁月,时代风华
——夏五、文华岳老人回忆“宁师”光辉岁月
人物简介:夏五,原名夏家杰,现年九十二岁。原宁乡师范学校语文教师,诗人,著有《怕谁那头歌》《不会吟诗也会吟》《谐调词举隅》等多部著述。
文华岳,现年八十八岁,原宁乡师范学校毕业学生,后在宁乡师范学校任教师、教务科副科长等职位。教学风格独特,为当时宁乡一代享有盛名的“名师”,多次获得县市级教育嘉奖。
对于每一个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学校而言,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时期都对学校文化的形成和积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宁乡师范学校”时期是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百年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今天的学校文化有着多种层面的深远影响。而那时的宁乡师范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笔者有幸访问到两位宁乡师范时期的老教师,从他们的口中,我们得以拨开历史的面纱,窥见那段峥嵘岁月里学校的光辉形象。
雄厚的师资力量
两位老人在谈及宁乡师范学校的教师队伍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当时雄厚的师资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初,历经浩劫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发展教育成为了富国兴民的当务之急,许多有识之士都投入到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当中来。宁乡师范学校由此接纳了各具特点的优秀教师,其中既有经历过旧时代私塾制教育,对传统文化见解深刻的老教师;有重视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活动能力的获得的留学归国老师;也有毕业于国立大学,拥有深厚科学和专业素养的年轻人。如此雄厚的师资力量让“宁师”的教育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质量水准。文老提到,那时许多教师上课时是不需要打开教科书和备课本的,因为书本上的内容早已深深的印在了自己脑海里,书中的任何一个片段自己都可以信手拈来。不同于照搬书本,照本宣科的课堂,这样对于教材和书本的深刻理解使得“宁师”的教师们在课堂上展现出举重若轻的教育风采,既博得了学生的衷心敬佩,也让课堂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活力。
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学生在敬佩之余才能与教师和谐相处。夏老认为,对学生一味的严苛,自己却不能树立起榜样是没有用的,只会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有了发自内心的敬佩,那么即使不用那些严苛的管理手段,也能够达成教育的目标。夏老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像朋友多过像师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师生之间都有着深切的交往和互动。在严肃的课堂教学之余,校园小径上师生见面时一句善意的问候,校园一角旁师生偶遇时随意交流的絮语,或是篮球场上师生同场竞技的欢畅,抑或教师下堂时与学生谈心的契合,这一切都极大地增添了校园文化的人文景致,提升了校园文化的价值内蕴,有力地促进了师范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性向的形成及健全人格的实现。说到此处,两位老人都不无欣慰地补充说,自己那些已经毕业数十年的学生,仍会经常回来探望二老,这便是师生之间深厚感情的最好证明。
多彩的教学特色
“榜样教学”是“宁师”教育的一大特色,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教师们用自己“大练教学基本功”的榜样,引导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夏老在语文课堂的作文教学中,常常采用“师生同写”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榜样文章。这既是一名优秀教师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自信,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方式。这种来自教师们的榜样力量或牵引作用使中师生受益无穷,是他们学业走向精进与专业走向成熟的动力源泉。
良好的榜样示范不仅为学生树立了明确的学习标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思政教育理念。文老在生活中,热爱古典文学与毛主席诗词,他对于优秀文化的热爱和独到见解往往也在无形中影响到学生,使学生们浸润在古典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氛围之中。“宁师”的教师们正是用他们无私的职业忠诚、娴熟的教育艺术、宽厚的人文情怀、崇高的道德风范构建起一门内涵丰富的隐性课程,在学校文化情境中给中师生以深刻的价值启迪与心灵导向,产生弥散的潜在的影响。
除此之外,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在“宁师”的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作为师范学校,一方面“师范性”的专业特色要贯穿于教育始终;而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不能落后。文老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在地方教育界享有一定的名望,正是得益于自己丰富而多样的综合能力,例如虽然教授的是语文学科,但同时在科学等其他学科上也有一定造诣,即使遇到学生提问也总能适时地给予答疑解惑。而受到夏老的影响,文老在授课之余也喜爱创作诗歌,编创各类文艺节目。文老强调,“学用结合”是身为教师的重要素质,同时也是他们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重要理念。回想起年轻时,自己曾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立体化的中国地理模型,并在全县的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已经八十八岁高龄的文老依然喜悦不已。“宁师”正是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培养出了“一专多能”的优秀师范生,他们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综合素质普遍很高,能够很好地适应小学教学的需要,很受学校的欢迎。
科学的教研活动
与很多人所想的不同,即使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科学的教育思想也已经广泛地普及到了各个师范院校当中,这也是现代学校与传统私塾的最大区别。“宁师”对教研活动及其重视,不仅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组织教师集中研究、讨论和学习;而且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老师们“走出去”,前往各个大城市的学校走访、参观并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对科学的教育理念的重视让“宁师”始终走在时代的前言,实行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注重实践和理论结合,坚持在“学中做,从做中学”等优秀的教育理念都得以在宁师落地生根,并规划出了先博后专,同时富有弹性,留有伸缩余地的先进的课程设置,在涵盖广泛的必修和选修科目之外,还附有包括讲座、比赛、演出、社会实践等在内的丰富的课外活动。
夏老还补充到,当年自己刚到宁师时,学历在同行教师中并不出众,然而学校很快便注意到自己在之前多年的教育经历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突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于是毅然将教研组长的重任交到了他的手上。他感慨道,当时学校尚有许多具备更高学历和职称的教师,而学校能够摒除“学历”的有色眼镜,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不仅是对自己的重视和信任,更体现了学校长远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思维。
千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教育路漫漫长。当前,师范教育已经跨入教师教育发展阶段,而“宁师”留下的经验无疑是值得我们充分借鉴和吸收的宝贵财富。我们坚信,新时期的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在新时代教育思想引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且有百年师范教育的宝贵积淀,一定能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培养出更加卓越的师资队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